见过的,虽不说闺中密友,但也见过几面。”

    廖贤暗道了一声,当初纳柳妃入门,颇是闹得鸡飞狗跳,眼下纳着贾家女为侧妃,不定又会闹出什么风波来。

    楚王喜好文学风雅之事,因此娶了翰林掌院学士柳政的女儿,好处也是实打实的,从此在读书人之中颇有贤王之称。

    而甄妃自是不快,在后宅闹将一场,旁人不知,作为王府大管家的长史廖贤自是知道,唯恐楚王后宅不宁,甚至恶了甄家。

    因为甄家就是楚王的钱袋子。

    楚王轻笑了笑,说道:“那事情就这般说定了,等到正月,廖先生就领人去府上提亲。”

    廖贤却再次迟疑说道:“贾云麾为贾族族长,此事是不是先探一探他的口风?”

    楚王摇了摇头,道:“这人滑不溜秋,若探口风,此事八九就成不了,孤求娶的是荣府之女,倒不用问他,他若是相阻,反而招怨。”

    一位蒸蒸日上的武勋,正受父皇器重,怎么可能轻易下场争嫡,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否则,任凭魏王与其交好,真到了关键时刻,可是要人命的。

    唯有先捆缚上亲戚关系,以后再拉拢、讨好,都有了纽带。

    廖贤闻言,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却说贾珩这边儿,尚不知楚王背地里打上了元春的主意,返回国公府,刚刚进入花厅,几乎前后脚一般,来自京兆府衙门的差役求见,带了一个消息。

    贾珍没了。

    贾珍往日长期养尊处优,沉迷酒色,一下子流放至岭南,路途颠簸流离,又加上身有隐疾,刚到岭南流放之地未久,就一病起来,没多久就药石无救,命赴黄泉。

    尸体还停在岭南,京兆衙门问是否将尸体送归神京安葬。

    但贾族的祖籍,实际是在金陵。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焦大,去西府大老爷院里知会蓉哥儿,让他往玄真观向敬老爷报丧,再让人往老太太院里报信。”

    所谓,一死百了,他这时候也不好再揪着往日的仇怨不放。

    当然,宁府也不会为贾珍有太多的哀荣。

    焦大应了一声,连忙吩咐小厮去了。

    贾珩回得内厅,此刻内厅秦可卿、黛玉、湘云、探春、元春、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已得了贾珍病死在岭南的讯息。

    众人不由为之一阵唏嘘,安慰着尤氏以及惜春。

    毕竟是多年夫妻,尤氏此刻也落下眼泪来,而惜春虽未落泪,但清冷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