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过河卒 >
    
小,责任越小。

    如果想要有严父的威严,那么也得尽到慈母的慈爱。

    凤麟洲道府和婆罗洲道府不一样,凤麟洲道府不管事,也不担责,这是权责一体。婆罗洲道府事事都管,事事担责,这同样是权责一体。

    儒门的影响已经渗入到了中原人的骨子里,不管道门如何去儒门化,也无济于事。儒门的根本主旨不是仁,不是义,是礼,是纲常,说白了就是等级规矩。所以无论谁是天下之主,所有人都习惯了上面有个大家长。有天灾人祸,需要有人来兜底,这就像母亲。在外面被人欺负了,需要有人撑腰,这就像父亲。

    只是一些西洋风气吹了进来,鼓吹议会、服务,类比为管家,有人奉为圭臬,这就冲突了。

    既要父母,又要仆人,那是不行的。只能二选其一。

    父母事事都管,强势霸道

    不假,却要顾及孩子的死活。

    管家给你自由,却不会太在意雇主的死活,给谁干不是干?

    又想父母把自己保护得像个孩子,又想让父母给自己自由。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说白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小孩子穿大人鞋是不行的,大人穿小鞋也是不行的。

    儒门这一套,是好是坏,尚且不好论断,不过确确实实经过千年的考验,生生不息,有着其存在的道理,更有着坚实的基础。

    如果大多数人不同意、不认可,那么儒门早该不存在了,可偏偏儒门还在,那就说明大多数人其实是认可的,已经做出了选择。

    在抵御风灾的过程中,齐玄素亲眼目睹了一些家破人亡的惨剧,他当时飞在天上,向下俯瞰,一切都可以尽收眼底,水中有好些不幸落水的人。

    哪怕齐玄素已经是天人,仍旧感到无力,有一次,他明明看到有几个人在水里挣扎,他刚出手救了两个人,剩下的人已经不见了,速度之快,实在是超出想象。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平心而论,齐玄素自认为是个冷硬心肠之人,不在乎一些寻常的生离死别,可这次的事情还是给了他一些触动。

    不是说一张张面孔浮现在他的面前,也不是扪心自问,大概因为他

    出身底层的缘故,让他少了一些软弱,同时也少了一些与他人共情,他没有那么感性,毕竟有些时候自己活着都不容易,再去共情他人,未免太过心累。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