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是三公之首,从今往后,大家伙称呼张希孟,就是张太师了,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臣,无人能及。

    但是大家伙也很快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什么叫位居左右相公之上?

    也就是说,张希孟不再担任宰相了。

    换句话说,左相李善长之后,右相张希孟也放手了,朝中最强的两位重臣,几乎同时罢相,虽说方式有点不同,但带来的震撼,可不只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张太师接下来要干什么?

    空下来的位置,谁能够接任?

    大明朝要往哪个方向走?

    陛下是不是跟张希孟闹翻了?

    ……

    几乎一夜之间,种种议论,充斥京城,应天上下,乱做一团。

    确确实实,张希孟的影响力太大了。

    但是很快又有相应的消息传出来。

    张希孟虽然不担任宰相,但是重要朝政,依旧需要张希孟参与,而且张希孟还能主持中书门下会议,有权过问二省一台,所有政务。

    大概的情况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外加御史台,主要的政务,张希孟想过问,还是能够过问的。

    但是大家伙也都清楚,如果真出现了这么大的事务,还有陛下在,还有储君,张希孟多半不会使用。

    也就是说,张希孟确实是放弃了具体政务,从此之后,专心做学问,好好当他的夫子圣贤了。

    张相这一退,李善长也走了,头顶的乌云消失了,接下来谁能接掌宰相之位?

    喜新厌旧,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李善长走了,没见朝臣怎么样,张希孟隐退,也没有了太大的动静。

    众人接受的能力,还真是不低。

    但接下来就好玩了。

    空出来的左相右相,谁能接任?

    谁才是大明未来的宰相?

    几乎在一夜之间,两个人迅速浮出水面,一个是参知政事汪广洋,一个是税务部尚书胡惟庸。

    汪广洋是当初张希孟提拔入朝的,很明显,他算是张相这边的人。

    支持他的有毛贵、罗复仁,钱唐等人。

    而胡惟庸这边,则是继承了李善长的衣钵,老李留下的人里面,数量也是惊人,比如杨训文、詹同,还有周时中,徐本等等。

    论起人数,甚至还在汪广洋这边之上。

    当然了,汪广洋也不是没有杀手锏,毕竟还有刘伯温、宋濂、姚广孝等人主持的门下省,如果他们悉数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