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在跟徐达扯着闲篇。

    其实李善长若有所思,似乎感觉到了氛围不对劲儿。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朱标竟然敢向他发难。

    李善长也是耳聪目明之辈,朝廷的风吹草动,他全都知道。

    但是李善长也有个判断,就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张希孟不回来,朱元璋不点头,就算有人想拿下他,也不可能成功。

    说到底,李善长也是过分托大,低估了朝局变化。

    其实这些年,原来的六部格局打破,补充了许多新的官吏,这些人或许还尊着李善长,但绝不会唯命是从。

    而且侍郎、郎中这一级的官吏,不少都是张希孟大力兴学之后,才读书识字,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

    这些人虽然年纪轻,资历浅,但胜在人多。

    他们对于老李的用人,普遍有些看法,觉得李善长不够公平。有很多时候,他为了方便控制,故意提拔一些不是那么恰当的人。

    反过来,这些有毛病的人,心里发虚,上去之后,就要加倍尊奉老李的指令。

    这也是李善长多年积累的小技巧,屡试不爽。

    只是他到底是老了,迟钝了。没有意识到,那些他看不上的小人物,凑在一起,也是能形成一股风潮的。

    这些日子,朱标严厉惩办官吏,不许结党营私,也不许变着法子结社……他这一举动,确实让许多年轻官吏看到了希望。

    随后彻查仓库,拿下了好些贪官污吏,又让大家伙倍感振奋。

    太子殿下,论手段,不弱陛下。惩办贪官,整顿朝政,又有自己的风格。

    朝堂上下,已经十分认可这位太子。

    老李没有察觉到风向变化,没有任何收拢人心,挽回议论的举措,今日的狼狈,也就在意料之中。

    但朱标在群臣簇拥之下,气势汹汹,走了进来之后,李善长的心就是一动。

    坏了,眼皮怎么没来由地跳了起来。

    李善长躬身施礼,朱标没有落座,而是目视着李善长,直面大明左相。

    “李先生,方才孤同几位重臣商议,觉得当下的亏空,不能等闲视之。粮食、布匹,皆是百姓民生必须之物,朝廷储存,是为了应付灾年,保证民生。结果贪官污吏横行,贪墨之风盛行。以至于现在市面上粮价波动,布匹奇缺,李先生身为左相,以为该如何应付才好?”

    李善长顿了顿,说实话,这个场景很不好,有种兴师问罪的架势,但他老李也不是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