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考虑的那叫一个周全!

    就连马皇后都瞠目结舌,险些说不下去。

    在这个时候,就只剩下张希孟一人力挽狂澜了。

    他给出了一整套方案,首先,分给每个藩王的产业,宗正寺要有掌握,每一年藩王府的账目,都要宗正寺审核。

    假使朱家子孙,经过几代繁衍之后,人数众多,甚至活不下去,就要宗正寺想办法按照每个王府的情况,协调财力,救济宗人。

    张希孟这一下子,又给了宗正寺足够的权柄,让这个衙门不再是摆设。

    除此之外,针对朱家子孙,要多给点发展的空间,给予每个王府产业,也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个机会。

    能学点什么东西,自食其力,甚至发财,考科举,都是可以的……三代之后,就准许宗人考试,入朝为官,和普通人待遇一样,没有什么限制。

    但即便如此,就有那些不争气的,没出息的,想要坐吃山空的……又或者宗正寺也拿不出足够的钱财,管不了那么多朱家子弟怎么办?

    这要是普通人,张希孟就直接说了,自己不争气,管他们去死!

    但是对不起,这是老朱家的人啊!

    张希孟没办法,只能出个主意,就是以后藩王对外用兵,抢到了土地,要上缴一部分给皇室。

    放到宫中,算作皇家的产业。

    也就是说,朱家子孙真的什么本事也没有,必须靠着土地养活,在外面划一块土地给他们,也是可以的。

    而且藩王拿下土地,充实皇家产业,日后分封藩王,也方便一些。

    如果有心去外面,有一番作为,那皆大欢喜。

    如果没有,甚至可以遥领,虚封。

    然后这块土地可以由宗正寺负责。

    毫无疑问,张希孟的这套方案,等于是把皇家和对外用兵绑在了一起。

    因为只有不断开拓,皇家产业才会越来越多,包括宗正寺,藩王,这套宗室体系,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

    相比之下,朝廷官府虽然在对外用兵,开疆拓土上面,也有很大的好处,但终究不如皇室拿得多。

    张希孟也知道这里面会有问题,甚至搞不好,会造成宗室做大。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哄着老朱,把宗室条例确定下来,避免朱家人破坏田制,败坏根基。

    只要老朱家人不添乱,任何人想要破坏均田,都要摸摸脖子上面的脑壳,还存在与否!

    而且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