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粮价等同,甚至是只有粮价一半,也可以保本。

    历代以来,之所以盐价始终非常昂贵,毛病就出在盐法上面。

    有太多人想要借着食盐,盘剥百姓,盐商,贪官污吏,地方豪强……谁都插手,从中渔利,所以造成盐价居高不下。

    本来这是个几乎无解的事情。

    所幸天子有爱民之心,朝堂有疼惜百姓之臣,君臣同心,上下一体,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

    很不容易,张士诚居然为了盐法的成功,拍起了朱元章的马屁。

    报纸也连篇累牍,开始报道。

    当初张士诚在苏州独霸一方的时候,都没有这个知名度。

    随后就在万众瞩目当中,张士诚抛出了自己的方桉。

    长芦盐场将以每斤三文钱的价格,向太仓提供储备盐。

    这个价钱开出来,所有人都懵了。

    因为无论怎么算,三文钱都是亏本的。

    张士诚,你根本就在搞鬼!

    面对质疑,张士诚丝毫不惧,应对从容……首先来说,长芦盐场的条件好,又有最新的技术,我们成本非常低。

    其次,就是按照张士诚最初的提议,以漕粮船只运输食盐,去的时候满船粮食,回来的时候,满船食盐,算是物尽其用了。

    而且这一次张士诚从长芦到应天,就带着一些盐过来了。

    经过张士诚计算,一石盐,大约能有十文钱的利润。

    跟朝廷做生意,补充常平仓储备,还能有赚头儿,张士诚已经很满意了。

    我们可以给朝廷常平仓,在两年之内,提供出足够天下百姓,使用三个月的食盐储备。

    有了这些储备,就足够避免风险了。

    当然了,他给朝廷的,只是个大宗供货的价钱。

    如果向老百姓出售食盐,还要提高一些。

    张士诚表示,只要允许,近期就能在应天设立一批专门卖盐的商行,最低的盐价可以低到七文钱!

    疯了!

    简直是疯了!

    现在大明最贵的盐价,差不多有四十几文,这已经不是腰斩了,而是从脚踝上切了一刀,试问谁能受得了?

    站在张士诚的对面,也不是吃素的,户部,税务部,盐运使衙门,还有两淮两浙,数十位盐商大户。

    他们也发动了报纸,开始攻击张士诚。

    单纯从方桉上来讲,张士诚提出来的,已经是无懈可击。长芦盐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