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免回乡,是能拿到一份俸禄养老的。

    毕竟吏部是说你不适合当这个官。

    可门下省不一样,是针对官员本身,不是官位的问题,而是最最基本的资格都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扒下了官衣,就连俸禄都没有了。

    好在回乡之后,还有一块土地,可以老实耕田度日。不用为五斗米折腰。

    你们可以回乡当陶渊明去了。

    以教化着称的礼部,自尚书一下,差不多三十人,一起被扒了官衣……还想教化别人,连自己都考试不合格,简直丢死人了。

    羞耻程度简直相当于当了几十年和尚,突然儿女双全。

    礼部成了笑柄。

    而有一个衙门,羞耻程度,也能跟礼部相提并论。

    翰林院那边,竟然也找出三个不合格的。

    翰林学士宋廉几乎气得昏过去。

    翰林院,整个大明,学历最高的地方,也出了不知道国策的废物,而且还一下子冒出三个。

    宋廉觉得自己被接连暴击,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翰林院不同于礼部,宋廉虽然是掌院学士,但是其他翰林官并不是言听计从。也正因为如此,宋廉也没有被牵连。

    但宋廉也气得要死,虽然进了翰林院,我就不大管得到。

    但是不要紧,我可以不让你进翰林院!

    宋廉直接告诉其他人,不要为了所谓百家争鸣,放一大堆腐儒进来,尤其是那些理学儒臣,食古不化,他们不愿意跟上来,就立刻赶走!

    不但要逐出翰林院,还要剥夺他们的教书资格。

    一脑子浆湖,不要湖弄下一代了。

    翰林院虽然对翰林官没什么约束,但是翰林院却管着天下的老师。

    兴学是礼部的,但是所有老师挂名在翰林院下面……宋廉干脆请旨,别光考核官吏,连地方的老师也纳入其中。

    倒是要瞧瞧,这帮人到底懂多少东西,明不明白大明的国策!

    要是连老师都不知道,就别指望他们能教好学生了。

    除了这俩衙门之外,国子监,詹事府,包括其他衙门都有人被罢黜。

    其中最扯澹的是刑部和大理寺,竟然有官吏用错了法条……面对这种混蛋东西,朱元章都懒得废话,直接贬为庶民,发配家乡。

    而且朱元章还特别规定了一条。

    这种官吏尸位素餐,纯粹浪费国家的俸禄。

    因此不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