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在南下开封之前,察罕重兵屯太行,以兵分镇关中、河洛、江淮,旌旗营垒,绵延千里,兵锋强盛,甚至还在当初的脱脱之上。

    尤其重要的是,察罕是知兵之人,用兵名将。

    他和脱脱那种以内政为主的人不一样。

    而且察罕也不可能做大元朝的忠臣孝子,不会因为一道旨意,就放弃兵权。

    “主公,根据密报,察罕手上的兵马,不会低于四十万,其中能战的精锐,也超过三十万人,尤其是还有陕甘诸王的兵马,其中铁骑数万,战力强悍。”

    张希孟分析道:“此战还有一个最大的变数,那就是屯驻大同方向的孛罗帖木儿。他承袭父亲答失八都鲁的地位兵马,在对付北伐中路军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手上也有十万以上的重兵,是整个元廷第二大的力量。”

    “如果答失八都鲁南下增援察罕,元军的总兵力就会超过五十万。而我们能动用的人马,还不足三十五万。虽然兵马的质量可以抵消数量的优势,但是在这种大决战的情况下,总还是多一个人,胆气就足一分。更何况关中的李思齐也可能出动兵马,驰援察罕,如此一来,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就更强大了。”

    张希孟说到这里,神色也越发凝重,心中狐疑。

    还是那句话,面对着双方近百万大军,纵横千里的大战场,决定命运的豪赌……张希孟谋而难断的毛病又犯了。

    好在做最终决定的人不是张希孟,朱元章以他那种最底层苦熬出来的勇毅顽强,死死扛着大局,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判断。

    “先生所讲有理,但也不全面……察罕帖木儿同样有着巨大的弱点。首先,先生担心孛罗帖木儿,但是察罕兵多,但地位却低于对方,两家矛盾重重,如果不是咱们北伐,没准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所以这两方是不可能同心同德的。这是其一!”

    “第二,元军兵马虽多,但是中原之地因为反复鏖战,不断拉锯,已经民力凋敝,赤地千里,想要找到足够的粮草军需,几乎不可能。蒙古铁骑虽然厉害,但草料粮食的消耗更大。压力还在我们之上。”

    “至于第三点,南阳一战,俘虏了阿鲁温。东平府的伏击,击败了王保保……事实证明,察罕的兵马,也就是那么回事。他或许比陈友谅强,但到底只是个地主豪强。手下兵马越多,越是错综复杂,就越难以调动。现在看起来声势浩大,不可一世,但只要挫败他们,立刻就会星落云散,一溃千里。”

    “打仗打得就是信心,此战咱们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