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后挥师北伐,也没什么不妥,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情理之中……”

    “不!”

    张希孟断然拦住刘伯温。

    “伯温先生,你可知朱家军何以能走到今天?”

    “这个……自然是上位英明,经历睿智,诸将用命……”

    “不!”张希孟长叹一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坚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我们的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也是我们的主张。这是我朱家军的底线,如果投降了元廷,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驱逐胡虏?”

    刘伯温再度语塞,竟无言以对。

    其实后世有关朱元璋的误解,不在少数……比如说朱元璋是小明王的臣子,后来小明王死了,自然而然就是老朱弑君,有些影视作品,还煞有介事演绎了一番。

    可史书上明确记载,朱元璋没有接受韩宋的官职,只是使用龙凤年号,号令部下而已。

    当然了,你说用了年号,就可以算作臣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朱元璋和元廷之间,却是清清白白的。

    当然按照实录说法,在至正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廷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老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这总是朱元璋接受元廷诏安的铁证吧?

    都接受了官职,还不是元廷的人?

    果然,你朱元璋就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抗元主力是刘福通,朱元璋就是个跳出来摘桃子的伪君子!

    什么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朱元璋的欺人之谈……

    先别忙,再看看实录是怎么写的,“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瞧见没有,这句话后面明明白白有两个字,不受!

    老朱根本没接受元廷的封官。

    至于朱元璋跟李察罕和王保保有书信往来,那是当时有传言,说他们是汉人,却甘心为元廷效力,老朱是打算策反他们。

    再有其他的说法,无非就是争天下的尔虞我诈罢了。

    总体而言,老朱的抗元态度,是毋庸怀疑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不是空话。

    像这种称臣元廷的话,朱元璋那里是万万通不过的,更何况还有张希孟在。

    刘伯温也是一时昏了头,他连忙道:“是我一时糊涂了,如何能向元廷称臣?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行!那,那就用韩宋的年号?”

    任凭刘伯温如何聪明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