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多人还不熟悉战场情况,分散成各个千户,训练起来容易许多。可是眼下我们的兵马已经超过了五万,甲等千户和乙等千户众多,另外还有和州等地新归附的兵马。如果还是用千户领军,就不免兵力分散,在战场上发挥不出战力。”

    提到了这里,大家伙都深有同感,尤其是徐达和汤和等人。

    他们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按理说赵均用应该插翅难飞,可结果却是赵均用稀里糊涂逃了出去……如果不是受伤失血严重,又遇上了李文忠等人,没准还真就跑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个个单独千户之间,缺少配合,看似人数不少,但指挥不统一,反而造成了兵力不足。

    这种情况如果遇到的是蒙古精骑,那么后果显然是灾难性的。

    必须集中兵力,打造强悍的拳头,才有希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获胜。

    朱元璋斟酌再三,也点头了点头,“先生的意思是要设置万户?”

    按照元朝的编制,千户之上,的确就是万户了。

    赵均用投降元廷,给的也就是万户职位。

    只不过张希孟却是摇了摇头,“主公,臣以为设置万户并不妥当。”

    朱元璋眉头舒展,忙问道:“为何?”

    “眼下我们甲等千户不过十余个,如果统编为万户,岂不是将所有兵权,置于一人之下?而且千户官,百户官,按照元廷的习惯,是需要世袭的,我们眼下虽然不用考虑此事,但日后不免会有所安排,假使有了万户,是不是万户也要世袭?那岂不是成了兵归将有,成了藩镇割据?”

    “从兵权分配,长远考虑,我都是反对设置万户。另外我也觉得万户编制有些臃肿庞大。两军交锋,不管是多少兵马,真正遭遇在一起,进行拼杀的,也就是万八千人,通常情况还要更少。”

    张希孟却也不是胡说八道,这是冷兵器交战的规律,毕竟一个指挥官能掌控的范围就那么大,超出了一定距离,就无法做到如臂使指。

    所以一条战线,可容纳的兵力,极限也就是一两万人。

    常遇春说他领兵十万,横行天下,但这十万人,肯定有前有后,有主有次,不可能都放在一线,因此直接投入战斗的并不多。

    如果这时候设置了万户,也就是一个万户顶上去了,顶不住就全军溃退了。

    “主公,我的意思是设立指挥使,每个指挥使统领三至五个千户。在指挥使下面,还要安排一些骑兵,一些斥候,辎重兵。组成一个作战的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