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官道无疆 >
    
突起,2002、2003年是西塔以发展旅游地产业独树一帜,那么我觉得2004、2005年就该是我们遂安凭借太阳能光伏和硅产业来熠熠生辉一回了。”

    窦永年听出了曹孟非话语里的勃勃雄心,也琢磨着曹孟非怕是受了什么刺激要搏一把了,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两个人在这一点上是利益一致的,如果遂安真的能在今明两年一展雄风,那么作为县委书记的曹孟非自然极有可能前进一步,而作为县长的自己,当然也就能顺理成章的顺位接班,而有遂安现有的经济底子,只要不出大的纰漏,日后自己再上一步,可能性一样很大,他当然要全力支持曹孟非。

    “曹书记,产业发展肯定是重中之重,这毋庸置疑,但是我觉得既然陆书记把诚信立市、法制治市、生态建市这三点提到如此高度,甚至和产业兴市并列,我觉得我们县里如果只是觉得那是市一级层面需要考虑的,恐怕有些说不过去,最起码我觉得我们也要有针对性,有所侧重拿出一些东西来。”窦永年思索了一下才道。

    “哦,说说你的看法。”曹孟非也不是独断专行的人,他很清楚要想真正把遂安工作推进到更高层面,他和窦永年两人就必须要齐心协力。

    “我觉得陆书记这个人的思路和一般的领导干部不太一样,咱们也算是经历过几任市委书记了,从梅九龄都尚权智,再到童云松和陆为民,梅九龄不说了,尚书记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省里把他派到宋州当书记,也就是要让他扛起振兴宋州的重担,应该说他也算是比较完美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当然我们都知道陆书记那时候也算是尚书记的左臂右膀,尤其是在经济工作这一块,是帮尚书记撑起了半边天。但尚书记那个时代更多的还是就事论事,针对性和现实性比较强,就是要振兴经济,甭管怎么干。”

    窦永年的话让曹孟非也点头认可,尚权智刚来宋州时,他和窦永年一个是副书记,一个是常务副县长。

    “童书记呢,他现在人已经走了,照说我们当下属的都不应当评价,可实事求是的说,童书记是个好人,但是在驾驭能力和用人上不如尚书记,在思维观念上不及陆书记,所以他干得很憋屈。”窦永年梳理着自己的想法,“陆书记和前边几任不一样,与梅九龄和童书记不能比,就是和尚书记相比,陆书记驾驭掌控局面的能力并不逊于尚书记,但是在眼界高度和思维深度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可能是我一管之见。”

    曹孟非没有吱声,他知道窦永年还没说完。

    “曹书记,你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