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官道无疆 >
    
不平衡。我觉得中央和省里在审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些政策上也还是有些不适应了。93年中央出台的政策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当时的确是该杀一杀那股风气。但是也不能搞一刀切,而现在时隔三年,各地发展情况不一样,有些地方的确需要这样一个经济开发区来充当经济发动机。”

    见田海华面带思索之色,周少游也就更进一步道:“以阜头为例,只有一个没有名目的半吊子工业园区,实际上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地委行署给它开了一个临时准生条,允许存活一年,但是人家在这一年长大了,长得壮壮实实,你又给人家断粮了,要人家就这么蜷着,不准动,不准吱声,人家也是一个经济体,打个比方,也就是一个能跑能跳的小孩子,你不让人走,也不让人家说话,还要断粮断水,饿死人家,这说不过去嘛。”

    周少游的形容逗得田海华笑了起来,这形容相当贴切,让人家生出来,却不给人家一个正式的准生证,好不容易张大了一点,还要把人家饿死。

    “少游,这说法可真是直观啊。”田海华微笑着道。

    “田书记,我这是实话,丰州地区今年经济增速不错,全省第三,我看过丰州的情况,两大动力,古庆和阜头,古庆是丰州地区唯一一个具有一定自然资源也有一定工矿业基础的县,我记得好像当时老黎阳地区分家时,古庆还不乐意分到丰州,想分到黎阳那边,在丰州它就成了老大,连丰州市都差它一截,从去年到今年,省里几大煤业到古庆投资整合,加上柯丰公路也是几大煤矿投资,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增速一直保持在半分之三四十。阜头情况不一样,基础差,没资源,但他们在招商引资上做得很出色,台资电子产业落户,形成了一个工业集群,又打造出这么一个以旅游产业为基础的影视基地,广电总局那边对这个基地很重视,连无锡那边都对我们这边这个基地有些着急了,我不得不说夏部长选了一个好秘书,陆为民是个人才,这家伙放到哪儿都得闪光。”

    周少游不吝赞誉之词,而且他这也是实话。

    “像阜头这样基础差没资源的贫困县,你不能因为人家经济总量低就觉得人家不适合搞经济开发区,我记得全省第一个县级经济也是在丰州,南潭县吧,当时南潭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一百多个县里边也是排名靠后吧,那个时候可以打破框框架架,现在怎么就不敢越雷池一步了呢?而且这个框框还是我们自己设定的,这没有道理嘛。”

    周少游很善于捕捉田海华的心理思维动向,他也赞同田海华的观点,要敢于打破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