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浔连忙起身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但请吩咐。”
“坐,坐下说!”
朱棣的神情严肃了些,说道:“西域极西之地,有一个王国,其国主叫贴木儿,你可听说过?”
夏浔神情登时一震,贴木儿大帝的事,他当然听说过,他当年闲暇时候浏览论坛,曾经见过不少比较贴儿帝国和大明帝***力的贴子,假设两国如果真的交战,胜败谁属的问题,所以对这个极西之地的国家,他的确是知道一些。不过他知道的是未来的一些事,说到对这个帝国眼下情形的了解,他还是不如朱棣的。
朱棣道:“这贴木儿本是元朝驸马,后来自立称帝,国都在西方的撒马儿罕,受群臣尊号曰‘成吉思可汗’,其国家疆域极大,不逊于我大明,国中控弦之士七十余万,论兵力亦不逊于我大明,其势非同小可。”
夏浔听得暗暗称奇,他本以为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消息闭塞之极,想那***近在咫尺,大明却连对方谁是国王都不知道,可是如今朱棣说起极西之地的一个国家,竟然如数家珍,岂非咄咄怪事。
朱棣看见他神色,不由笑道:“你奇怪朕为何对这贴木儿如此了解,是么?”
夏浔道:“是,这个王国……臣也是南来北往的多了,偶尔听人提起过一次。平素在朝野间,几乎从不曾听闻过这个国家的情形,所以……”
朱棣呵呵笑道:“朕知道这个王国,是因为他们同我大明打过交道,那时你还年少,还在青州读书科考呢,自然不知此事。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贴木儿就遣使来过我大明,西域王国之中,帖木儿是第一个承认我大明,并遣使纳贡的王国,所以太祖高皇帝对彼国很有好感。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他们第二次遣使东来……”
朱棣在桌上翻了翻,抽出一封奏章,递给夏浔道:“你看。”
夏浔连忙双手接过,却是一份贴木儿王国的国书,一看内容,夏浔便讶然道:“用汉文写的?”
一般来说,各国国书都是用本国文字写的,李白醉酒、高力士脱靴的传说,就是因为在本国的行人司里找不到认识该国文字的通译,而贴木儿这封国书,是用汉文和该国两种文字写成的,在贴木儿身边,定是有精通汉文的人,说不定贴木儿对东方的大明帝国非常了解。
朱棣显然也想到了,微微一笑道:“看下去!”
这封国书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贴木儿汗再次遣使来明时递呈的,国书非常客气,以臣子自居,国书中写道:“恭惟大明大皇
“坐,坐下说!”
朱棣的神情严肃了些,说道:“西域极西之地,有一个王国,其国主叫贴木儿,你可听说过?”
夏浔神情登时一震,贴木儿大帝的事,他当然听说过,他当年闲暇时候浏览论坛,曾经见过不少比较贴儿帝国和大明帝***力的贴子,假设两国如果真的交战,胜败谁属的问题,所以对这个极西之地的国家,他的确是知道一些。不过他知道的是未来的一些事,说到对这个帝国眼下情形的了解,他还是不如朱棣的。
朱棣道:“这贴木儿本是元朝驸马,后来自立称帝,国都在西方的撒马儿罕,受群臣尊号曰‘成吉思可汗’,其国家疆域极大,不逊于我大明,国中控弦之士七十余万,论兵力亦不逊于我大明,其势非同小可。”
夏浔听得暗暗称奇,他本以为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消息闭塞之极,想那***近在咫尺,大明却连对方谁是国王都不知道,可是如今朱棣说起极西之地的一个国家,竟然如数家珍,岂非咄咄怪事。
朱棣看见他神色,不由笑道:“你奇怪朕为何对这贴木儿如此了解,是么?”
夏浔道:“是,这个王国……臣也是南来北往的多了,偶尔听人提起过一次。平素在朝野间,几乎从不曾听闻过这个国家的情形,所以……”
朱棣呵呵笑道:“朕知道这个王国,是因为他们同我大明打过交道,那时你还年少,还在青州读书科考呢,自然不知此事。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贴木儿就遣使来过我大明,西域王国之中,帖木儿是第一个承认我大明,并遣使纳贡的王国,所以太祖高皇帝对彼国很有好感。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他们第二次遣使东来……”
朱棣在桌上翻了翻,抽出一封奏章,递给夏浔道:“你看。”
夏浔连忙双手接过,却是一份贴木儿王国的国书,一看内容,夏浔便讶然道:“用汉文写的?”
一般来说,各国国书都是用本国文字写的,李白醉酒、高力士脱靴的传说,就是因为在本国的行人司里找不到认识该国文字的通译,而贴木儿这封国书,是用汉文和该国两种文字写成的,在贴木儿身边,定是有精通汉文的人,说不定贴木儿对东方的大明帝国非常了解。
朱棣显然也想到了,微微一笑道:“看下去!”
这封国书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贴木儿汗再次遣使来明时递呈的,国书非常客气,以臣子自居,国书中写道:“恭惟大明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