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锦衣夜行 >
    
,朝廷旨意下来之前,咱们还有一搏之力。”

    朱权绝望地道:“怎么搏?朱鉴已经锁城困府,本王寸步难行,他又密报陈亨刘真率军来援,如此情形,就算泰宁、福余、朵颜三卫肯出手相助,他们惯于马战,不擅攻城,等他们集结兵马,来到大宁城下,本王大势已去矣……”

    纸条是徐姜写的,任谁也想不到,这位经常被燕王府的人斥骂殴打的小旗,就是被燕王府重金收买的耳目,不过他虽是朱鉴亲信,具体情形也不了解,他并不知道表舅得到了一封福余卫首领敖登格日勒写给宁王朱权的信,信中说已经与泰宁卫、朵颜卫首领商量妥当,只等朱权一声令下,便即倾族而来,发兵相助。

    内容其实说的非常含糊,许多事情都说的没头没尾,似乎不是头一回通信了,也不是头一回计议一些事情,所以有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有通信双方才能明白,也正因如此,却也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封信落到朱鉴手里,找了懂蒙古文的人翻译过来,朱鉴自然大吃一惊。

    奈何自从燕王造反之后,朝廷已经暂时停止了对其余诸藩进逼的步伐,他也不敢做得太过份,只好打出城***现燕王奸细的幌子,加强了全城的***和对宁王府的戒备,派人把消息急报正在松亭关驻守的都督陈亨和总兵刘真,请他们领兵过来镇住大宁城,与此同时,把这封信及译稿一同急报京师,请领圣旨。

    朱鉴知道,这份物证一旦送抵京师,圣上必定下旨擒拿宁王回京,甚至有了燕王前车之鉴,将宁王就地正法也说不定,这样大事自然不可能藏在他一个人的心里,如果连心腹将校都不明真相,如何能把他的命令贯彻好?所以大略知道真相的将校还是有几个的。

    徐姜便是其中之一,他正在表舅家里墨墨迹迹地发牢骚,说燕王府如何嚣张跋扈,害得他被手下人耻笑,朱鉴便向他透露了几句,叫他安心守好城门,防止奸细出入,用不了多久,宁王就再也嚣张不起来了,徐姜听了做出欢喜模样又追问了几句,因为怕朱鉴生疑,倒也不敢盘根究底,离开表舅家里,他便把掌握的消息写成纸条,等着机会报与宁王府。果然被他等到了,挨一耳光又算甚么,他从宁王府得到的好处,就算给他十辈子军饷都换不来。

    沙宁看着朱权坐立不安的样子,脸上也阴晴不定,有些烦躁起来。蒙古三卫中,她的朵颜卫部落是势力最弱的,当初哥哥把她嫁与宁王,未尝没有借助宁王势力壮大部落的原因。宁王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是不折不扣的塞外王,她嫁到宁王府一年,朵颜部落在宁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